恒生电子研究报告:证券资管IT龙头,公司竞争地位全面解析

365bet中文网址 时间: 2025-08-12 06:28:00 作者: admin 查阅次数: 7281 公众评价: 611
恒生电子研究报告:证券资管IT龙头,公司竞争地位全面解析

来源:雪球App,作者: 天色黑暗,(https://xueqiu.com/8042130392/310821710)

【恒生电子介绍:全领域金融IT服务商,多细分领域龙头】

2.1、产品线上全面布局,全方位金融IT服务提供给客户。

恒生电子这家金融科技公司,使命是“让金融变简单”,总部在中国杭州。1997年创立,2003年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了,股票代码是600570.SH。恒生主要金融行业,一心想要给证券、期货、基金、信托、保险、银行、交易所、私募这些机构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也给个人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的工具。恒生电子在金融IT领域可是龙头企业,连续15年都能进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知名的国际数据公司IDC还把它评为证券业软件、银行中间业务软件供应商里的第一名呢。恒生电子1997年成立的时候,最先做的是证券交易管理系统;2000年左右开始慢慢丰富公募基金相关的产品线,之后又拓展到资管行业了。恒生电子把金融IT产品线分成了大零售IT、大资管IT、企金与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IT、数据风险与基础设施IT、互联网创新业务这五个产品线。

2.1.1、大零售方面的IT业务

大零售IT业务主要有证券经纪IT和财富管理IT业务这两块。证券经纪IT业务呢,它的客户主要是券商经纪业务部门,核心产品是集中交易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账户管理、资金清算结算、委托订单管理、接入服务(和交易所、中登这些进行交互)等。财富管理IT业务服务的客户对象比较多,像银行、券商、三方之类的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资产管理机构里的营销、销售、客服部门,还有银行、券商的托管外包部门。它的核心产品有资产配置、产品管理、理财销售、营销服务等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财富规划建议、管理金融产品、进行理财销售交易、运营投顾业务、做客户营销/服务以及投资人服务等。

2.1.2、大资管方面的IT业务

大资管的IT业务包含资产管理IT、机构服务IT业务和运营管理IT业务这几块。资产管理IT业务,它主要的客户是证券、基金、保险、银行、信托这些资产管理机构里投资研究、投资交易、风险管理等部门。它的核心产品有投资决策系统、投资交易管理系统等,主要的作用是帮机构把投研流程建完整,辅助基金经理做投资决策,给交易员提供交易平台。机构服务IT业务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券商的机构业务部门,核心产品是机构服务相关的业务系统,主要功能就是支持券商给境内外机构客户提供投资交易、合规风控、低延时交易、代理交易、策略算法等服务。运营管理IT业务,主要服务于基金、券商资管、银行、信托、保险资管等资产管理机构的运营部门,核心产品是过户登记系统、估值核算与资金清算系统等,主要功能就是给金融机构的中后台部门提供运营保障。

2.1.3、企业金融、保险核心以及基础设施IT

企金、保险核心和基础设施IT业务的主要核心产品包括现金管理平台、票据业务产品、财险核心系统、非车核心系统等。

2.1.4、IT业务的数据风险与基础设施

数据风险IT业务,主要是给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合规管理部门等提供服务的。它的核心产品主要有数据中台产品、全面风险管理产品和合规管理产品,功能主要是数据治理、风险监控、合规报告、流程管理、信息报送管理、反洗钱服务这些。技术平台IT业务呢,主要是服务各类金融机构的IT部门,主要产品和功能就是对数智化底座进行升级改造,像信创适配、互联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JRES)、高性能数据库LightDB、低延时分布式平台LDP等方面的研发与落地。

2.1.5、互联网创新业务

互联网创新业务有恒生聚源、恒云科技、云毅网络等好些创新业务子公司。它主要给境内外基金、证券、信托、期货、保险、新兴等各种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主要的核心产品是一站式云服务解决方案、金融数据资讯服务之类的。

2.2、股权结构明了,激励计划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恒生电子上市的时候,主要是创始人持股,像黄大成、彭政纲这些人,他们都是金融IT领域搞技术的骨干。2014年4月,浙江融信把恒生电子集团100%的股权买下来了,总共花了32.99亿元。这交易一完,浙江融信就通过恒生集团拿到了恒生电子上市公司20.62%的股份,成了实际控制人。2015年6月8日,蚂蚁科技集团把浙江融信100%的股权拿到手了,就成了恒生电子的控股股东。同一年8月,恒生集团在二级市场上买了公司的股份,买完后持股比例差不多是20.72%。蚂蚁科技集团在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方面技术很领先,它有互联网的东西,这就给恒生电子协同发展带来了可能。

恒生电子在2020年12月9日发布了《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这就是2020年度员工持股计划。这个持股计划打算认购的股数最多是1000万股,在计划发布的时候,这占公司总股本的0.96%。这次打算参加认购的员工总共不超过5500人,募集资金最多是4.5亿元,受让价格是每股45.3元。这个持股计划有希望让公司治理水平变好,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的竞争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地发展。

恒生电子在2022年8月26日推出了《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这个激励计划打算给公司的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总共272人,授予3200万份股票期权。这大概占计划发布时总股本的1.68%,行权价格是34.88元每股。2022年9月14日,这个计划首次给267名激励对象授予了1666万份股票期权,还把未来三个会计年度的相关经营数据当作考核指标。在2022年到2024年这期间,公司每年的收入增速得达到15%以上,这样才能把激励股权全额解锁。和以前的持股计划比起来,这次的激励计划很可能会把核心员工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给公司以后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2.3、财务指标分析:控制费用开始有效果了,利润有望进一步得到释放。

2.3.1、收入的拆分

按照产品或者服务的种类,公司把经营活动分成下面这几类业务板块:大零售IT业务、大资管IT业务、银行与产业IT业务、数据风险与基础设施IT业务、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IT以及非金融业务,总共是六大类。2022年的时候,大零售IT业务和大资管IT业务在营收贡献占比上排在前两位,分别是38%和31%。从地域方面来看:公司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境内市场,2022年境内市场的营业收入占比达到了96.37%。公司挺重视境外市场的,2019年的时候公司境外市场营收占比曾经达到过6.35%,不过受宏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有所下降。我们觉得,随着外部因素的影响慢慢变小,公司境外市场的营收是有希望提升的。营收增长速度:公司在2017 - 2022年营收的复合增长率是19.5%,在营收基数比较大的情况下,仍然有着不错的增速。

2.3.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软件公司的投入和产出是有周期性的。从公司以前的指标来看,投入周期大概是2 - 3年,这期间利润的增长速度会受到一些影响;投入周期过后的1 - 2年,利润一般会有很不错的增长。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加起来当作主要投入指标的话,公司在2017 - 2018年加大了投入,2019年就有了产出,2019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很大,同比分别增长了119.39%和72.54%。

2021年的时候,公司又加大了投入,主要投入有33.8亿元。2022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达到10.91亿元,和之前比下降了25.45%;扣非归母净利润是11.44亿元,同比增长20.90%。归母净利润下降呢,是因为2022年资本市场有波动,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很大。2022年,收入稳稳增长的时候,公司控制费用的效果很明显,收入增长的速度比成本费用增长的速度快。我们觉得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已经开始有效果了,以后利润方面有望进一步增加。

2.3.3、毛利率和费用率

毛利率: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综合毛利率是73.56%,新收入准则实施后有点下降,近两年比较稳定了。研发支出在营业收入里占的比重一直挺高的:近五年,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在35%以上,研发投入一直稳定在高位。2022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总共23.46亿元人民币,和上一年比增长了9.68%,在营业收入里占36.09%。研发人员一直在稳定增加,到2022年的时候,公司有7016个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52.07%。不管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投入,公司在这个行业里都是领先的,足够的研发投入能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过去几年,因为投入人员的力度大,影响到了费用率和盈利情况。软件公司搞研发建设是有周期的,大多2 - 3年就是一个周期。所以,我们估计接下来2年公司研发会出成果,研发效率会提高,预计净利率会变好。

【三.行业现状和发展空间 】

3.1、资本市场改革,再加上业务需求增长,一起推动行业发展。

3.1.1、资本市场改革给行业发展带来红利。

资本市场改革和客户创新需求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下,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加快,范围越来越广、程度也越来越深。从监管改革方面来说,像全面注册制开始实行、内地和中国香港股票互联互通机制里股票标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等政策,都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好处。另外,客户对IT创新的需求也一天比一天多:从应用方面看,应用端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比如说量化交易变得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了机构很重要的手段,这就对系统的速度性能要求更高了,也就有了对急速交易系统的需求;从架构需求来讲,为了让系统能快速更新换代,系统开始从集中式架构往分布式架构转变。中证协的数据表明,2021年证券行业IT方面总共投入大概338亿元,跟去年比增加了大概20%。其中排名前10的券商投入了大概125亿元,占行业总投入的41%;排名前20的券商投入了大概198亿元,占行业总投入的65%。头部券商在IT方面加大投入,给行业增长提供了助力。

证券资管IT这个应用领域,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在提升。它收入增长的途径可不像只靠增加功能那么简单,像参数设置优化、容量变化、风控、冗余度提高等,这些都是持续提升价值的地方。

(1)交易规则有变化了,全面注册制开始实施。2020年4月28日的时候,中国证监会把创业板改革并且试点注册制主要的制度规则拿出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里面提到了一些内容,像放宽创业板涨跌幅的限制,新股上市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放宽到20%;存量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保持不变,对新增加的投资者要有跟风险相匹配的适当性要求;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方便投资者,把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的要求取消了,投资者能通过纸质或者电子的方式去签署。到了2023年2月17日,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正式开始实施了。这个重大改革呢,就表示注册制推广到整个市场了。注册制会让券商账户系统、集中交易系统、急速交易系统、融资融券系统、转融通系统、快速订单系统、做市系统、信息报送系统等十多套系统都要进行改造,在买方这边呢,会涉及到投资交易系统、信息报送系统。

(2)内地与中国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要进一步深化。2022年12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公告说,为了让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原则上同意两地交易所把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再扩大些。沪深股通标的范围这么调整:市值达到50亿人民币及以上,并且符合一定流动性标准等条件的上证A股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成份股,还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 + H股公司的A股。港股通这边呢,沪深交易所都表示,会在现在标的范围的基础上,把市值50亿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还有恒生综合指数里符合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股票纳入进来。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交易需求,市场的流动性、活跃性或许也会跟着提高,这样一来,对券商交易系统的速度和容量要求就更高了。

(3)对外开放加大力度,外资机构设立情况近几年,金融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出台。比如说,原本定在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间,提前到了2020年;2020年的时候,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限制被全面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也被取消了。2020年4月1日,证券公司、基金和期货公司对外资机构持股比例的限制放开之后,贝莱德、路博迈这两家外资大公司就接连提交了设立公募的申请。

2020年6月18 - 19日的时候,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陆家嘴论坛上讲了,会接着鼓励、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去设立或者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2022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启了中国香港与内地的互换通。这是在债券通的基础上弄的,境内外的投资者能通过连接中国香港和内地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参与到两地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里。这种机制性的安排对满足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是有好处的。外资金融机构进来以后,估计能让资本市场的IT系统建设需求进一步增加。

3.1.2、业务创新类的需求能带来增量。

从应用的角度看,应用端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就像量化交易变得越来越普遍,渐渐成了机构的关键手段,这就对系统的速度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对急速交易系统的需求,还有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投顾业务的需求。从架构需求的改变来看,证券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两个方向:机构化和财富管理转型。机构化得根据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财富管理转型呢,就要求券商在经纪业务的基础上,拓展财富管理业务,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不管是哪种需求要达成,都得把经纪业务的客户运营起来,得有能快速迭代的系统做基础。也就是说,要从传统的SOA架构转变成云原生微服务架构,从集中式架构转变成分布式架构。此外,客户得构建平台化、体系化的IT系统,让各个环节的数据能顺畅打通,整合共享内外部资源,以此来提高内部运营效率。

3.2、证券资管IT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1、我国资管业务的规模大体上是呈上升态势的。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末的时候,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67.87万亿元。在2014年到2021年之间,其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了19.2%。资产管理业务涵盖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产品。从产品的数量方面来看,我国各种类型的资管产品数量从2014年的34540只增加到了2021年的167961只。中证协的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给客户开的A股资金账户数量是2.98亿个,同比增长了14.89%。综合这些数据能发现,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整体上是在上升的,而且投资者的数量也一直在增加。所以,我们觉得,以后我国的资管规模和投资者数量有希望继续增长,这样就会带来更加高涨的证券资管IT需求。

3.2.2、不断开拓新赛道,就像在债券市场发力那样。

我国金融业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债券发行和管理方面的需求有望慢慢增多。恒生是在国内布局债券业务的先行者,它很可能得到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1)放宽对内的限制条件。这些年,陆陆续续出台了放宽银行等主体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限制的文件,这也许会进一步激发银行等相关主体对债券交易系统和平台的需求。

2020年1月15日,沪深交易所各自和中国结算一块发布了《关于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交易结算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个通知把一行两会81号文细化和补充了一下。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还有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都能进沪深交易所了,能干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现券的竞价交易,也能对那些以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为投资标的的基金进行认购、申购、赎回和交易之类的操作。这就表明啊,隔了好多年,直连交易所交易资格的申请又放开了。对恒生电子来讲,在拓宽银行投资途径、强化和交易所的业务合作方面,这有着积极的意义。

(2)对外放宽准入限制。2017年的时候,“债券通”开放了,这成了在“QFII”、“RQFII”之后,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债券的一种全新模式。“债券通”用起来方便,备案花的时间更短,让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债券变得更便利了。就在当年,境外机构大幅增持中国债券,到2022年年末的时候,总共持有的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了。2020年9月1日开始试运行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模式下的直接交易服务(CIBM Direct直接交易服务),这是继“债券通”之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重要创新。为了能进一步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发展,上清所发布了一个新规定,就是“从2020年9月21日起,把银行间现券买卖交易时段延长到20:00”,这也提高了境外机构买卖中国债券的便利性。

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一直挺有投资热情的。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不断增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数据表明,到2022年9月末的时候,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持有的债券达到3.38万亿元,差不多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7%。境外机构的数量也在稳步上升,截至2022年10月末,已经有1063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中国市场了,其中524家是通过直接投资渠道进来的,774家是通过债券通渠道进来的,还有235家是同时通过这两种渠道进来的。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交易很活跃,而且这种活跃度还在不断提高,2022年10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大概是9100亿元,平均每天的交易量大概是533亿元。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速度在加快,中国债券市场对国际上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了,我们觉得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国债投资的意愿是可持续的,而且很可能会越来越强。

总结:境内债券市场对内准入门槛降低,对外开放加快的话,投资者数量可能会增多,这样债券交易需求就会增长,能有效推动债券IT需求释放,也许对恒生电子债券业务的发展有好处。2021年境内债券发行数量是5.3万只,年增长率达7.1%。IPreo债券发行平台主要按债券发行个数收取平台服务费,如果参照其合作方IPreo的商业模式,按债券发行个数收平台服务费,对恒生电子来说可能会有持续的收入增长。要注意的是,根据当前的监管环境来看,境内不一定会有和境外一样的收费模式,不过有望形成和境外接近的议价能力和市场发展态势。

【四.恒生电子境内市场竞争分析 】

4.1、恒生电子在证券资管IT这一块,龙头地位正慢慢变强。

在境内证券资管IT核心产品的市场里,恒生电子的市场地位挺高的,它大部分产品线的市占率都超50%呢。恒生电子的投资管理系统,在各类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机构里,市占率很高,竞争优势也很明显。为啥会这样呢?我们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它抓住了下游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市场战略也很明确。恒生电子1998年就开始搞涉及基金公司业务的IT系统了。后来,信托机构刚开始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时候,恒生电子就去拓展信托机构的客户了。相比之下,金证股份的市场拓展速度比恒生电子要慢一点。

恒生电子以投资管理系统为中心,把其他销售系统、估值系统产品线完善起来。恒生电子一直把投资管理系统当作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因为“投资”是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业务,这类公司对投资管理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这样就能增强客户对它的依赖,在推广其他边缘产品线的时候也更方便了。金证就不一样了,在2007年的年报里提到,它的战略方向是CRM、呼叫中心等产品线,不过它一直是朝着金融IT行业这个大方向走的。恒生电子现在的非金融业务总体规模不大,主要是轻资产业务。金证呢,在2003年的时候,为了应对金融行业的不景气,开始涉足电子政务,后来还做了部分产品销售之类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专注度。

4.2、在境内证券资管IT市场方面,恒生电子的技术产品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

4.2.1、传统证券资管IT厂商和恒生比产品线:恒生的产品线布局更全。

在证券资管IT核心产品市场里,恒生的产品线挺全乎的,涵盖的范围也挺广。恒生的产品包含了证券资管IT的所有核心产品,而且大部分核心产品的研发时间都挺长的。像证券集中交易系统、投资交易管理系统,这俩系统都是恒生在2003年IPO募投项目里研发出来的,到现在都快有二十年研发历史了。(1)四家上市公司产品线对比:这四家公司的产品线侧重点不一样。从产品线的分布状况看,恒生电子、金证股份还有顶点软件在证券、基金、资管的前台和中台都有产品储备;赢时胜主要的业务是集中在中台的估值、合规这些系统上。在银行业务方面,恒生的产品主要是和银行票据交易有关的业务、银行理财等销售系统,都属于中间业务领域;金证是通过收购联龙博通才涉足手机银行等系统的。从产品线的布局情况来说,恒生和金证股份的布局是最广的,基本上把证券IT、资管IT、银行IT的绝大多数前中台后系统都涵盖进去了。

(2)非上市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对比:非上市的证券资管IT企业,一般都有几个擅长的细分领域,靠差异化竞争。不过,也有一些公司的产品线跟恒生有很多重合之处。华锐技术有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构建核心交易平台,这和恒生有部分重叠;迅投重点提供极速交易系统、算法交易系统等交易类产品;金仕达在风险管理、贵金属交易等产品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讯策科技的差异化竞争产品,主要是建立在数据中台基础上的投研、风控、决策等数据类系统;宽拓智融主要打造业务、应用、技术中台,这和恒生的中台战略有一些重叠;新意科技的差异化产品主要是为金融机构提供清算、结算系统;兆尹科技、衡泰软件和恒生电子的产品重合度比较高,它们都提供资管IT的主要核心业务系统;根网科技的差异化产品主要是算法交易、衍生品交易、联合风控等产品。

(3)公开信息里有九家非上市公司的正式员工数量和专利数量。从这两方面看,这些公司跟恒生电子比起来是有差距的。这九家公司里,只有金仕达的员工超过了1000人,可和恒生电子的员工数比起来,还是差不少呢;另外八家公司的员工都不到1000人。发明专利的数量上,恒生电子有348项,九家非上市公司的专利数跟恒生电子比都有差距。(4)总的来说,在证券资管IT厂商里,恒生电子的产品线布局比较全。那些非上市公司的潜在竞争比较有限,它们一般是切入细分市场,搞差异竞争。我们觉得,这对恒生电子的主要业务,也就是券商和资管机构的核心业务系统,不会造成太大的直接竞争,它们之间互补的关系可能比竞争关系还大。

4.2.2、在证券IT这个领域,恒生一直有着领先优势。

在证券IT这块儿,除了恒生,金证和顶点在前台、中台产品储备上都比较全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对比这三家上市公司。(1)从营收看,恒生电子2021年的营业收入是54.97亿元,金证股份(只算金融行业的收入)和顶点软件分别是21.68亿元、5.03亿元。恒生电子的营收规模在行业里是遥遥领先的。(2)从营收增速来讲,恒生电子2018 - 2021年的复合增速是19%,金证股份和顶点软件分别是22.3%、19.3%。这三家公司营收增速相差不大,恒生电子在收入基数在行业领先的情况下,增速也还不错。

(3)在市占率这块儿,恒生19年业绩说明会透露,他们公司的集中交易系统在证券行业的市占率能到50%。现在呢,恒生和金证的产品线布局都挺全乎的,都能给客户提供包含前中后台的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因为券商要是换集中柜台系统的话,成本可不小,所以恒生先进入这个市场的优势就在市占率上体现得挺充分的,这也给恒生以后的发展打了个好基础。(4)说到研发投入,恒生电子在这方面在行业里是领先的。从研发人员数量上看,2021年公司有8659个技术人员,在行业里明显是领先的。从研发支出的钱数来看,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在行业里是领头的,而且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公司不停地加大研发投入来提高产品标准化率,这样公司就有比较强的议价能力了。

恒生电子竞争地位很突出,客户粘性也高,这样公司就有了较高的议价权,盈利能力也跟着提升了。2015年的时候,恒生电子的净利率和金证股份差不太多,还比顶点软件低呢。不过从2016年开始就从低水平逐年变好了。ROE是衡量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在2017 - 2021年期间,恒生电子的ROE在行业里一直是领先的,而且和竞争对手相比,差距还逐年增大了。

4.3、券商自己搞IT研发,潜在的竞争威胁没多大。

券商在IT实力上跟恒生电子等传统的证券资管IT厂商比,差距不小。从技术人员数量和IT投入来讲,头部券商的技术人员大概是500 - 1500人,2021年整个券商行业IT一年投入平均下来是338亿元。IT投入包含IT资本性支出、IT费用还有IT人员薪酬这三部分。2021年IT投入排名前20的头部券商,平均IT投入是10.9亿元,这里面还有一定比例是IT运维费用呢。和恒生电子2021年20.4亿元的研发投入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在IT人员这块,头部券商IT人员大概有500 - 1500人,恒生电子2021年技术人员总数是8659人。虽说恒生电子的人员规模里有实施人员,但券商的IT人员大部分也不是搞研发的,所以总体来看,在IT人员规模方面,头部券商和恒生电子在产品研发能力上还是差得挺多的。

券商搞IT自研,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需求,很少对外提供成果。现在只有山西证券、中金公司、天风证券等不多的券商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在研发的内容方面,券商搞自研大多是构建营销系统。因为营销需求变起来很快,自研更灵活,券商能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地构建有特色的营销系统。至于交易系统的研发,很多研发工作得靠和外部合作才行,光靠券商自己的力量很难撑得起来。总的来讲,券商搞自研对公司的影响不怎么大。

【五.境外市场介绍】

和境外公司对标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境内的证券资管IT市场比境外的更集中,恒生电子的竞争地位更强,所以它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更强。

5.1、中美证券资管IT市场格局有差异。

从市场格局来讲,美国的资管IT市场比中国更分散,现在没有像恒生电子那样在本国市场占据同样地位的资管IT公司。看2021年美国银行与金融服务应用平台的市场格局,微软占了大概15.2%的市场份额,FIS、SAP、Oracle这些公司紧跟其后。在境内证券资管IT核心产品市场里,恒生电子的市场地位挺高的,多数产品线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50%,市场格局跟美国比起来更集中。

对比美国和中国的证券市场运营机制,主要有下面这些差异:1)从市场组织架构来讲,美国证券市场有好几个自然发展形成的交易中心,各个交易中心靠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像ITS、SFTI)连接起来。2)从业务功能方面看,因为有市场间的连接,美国的交易中心得有市场间路由的能力。市场间路由有两个功能,一是把订单集中起来形成全美国市场的最优报价;二是交易中心有能力把客户订单发送到报价最优的交易中心。

3)在订单路由决策方面做个比较。我国的市场组织结构不复杂,所以经纪商的订单路由也比较简单。投资者把委托交给经纪商后,经纪商按股票性质分类,把股票送到对应的上市市场去撮合交易,就是说上交所上市的股票只能在上交所的交易系统里撮合成交,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只能在深交所的交易系统里撮合成交。但美国不一样,经纪商不用直接和所有的市场中心连接。美国投资者把订单委托给经纪商后,经纪商能根据客户的需求主动挑选合适的路由策略,直接把订单送到价格最优、成交可能性最大的市场。美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很复杂,证券交易类的IT厂商得按照不同的交易所、不同的交易产品以及经纪商做出不同的产品和版本,这就限制了单个厂商产品的客户群和适用性,结果整个市场就比较分散。

中国市场呢,和美国比起来,交易相关的产品在差异化方面没那么高的要求。但是在可靠性、并发量、一致性这些方面要求就比较高了。这样一来,新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就很难靠着产品有差异化这个特点去占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市场集中度比较高的格局。

5.2、美国证券IT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呢?

5.2.1、专门做金融的IT公司

看IDC每年公布的Fintech公司排行榜就知道,FIS、SSC、Fisere这些公司都排在前面呢。这类公司是全球专业的金融IT公司,给银行之类的主要机构提供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技术处理等服务。

5.2.2、金融机构具备IT技术实力。

(1)像高盛、摩根大通这类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这些华尔街的大银行投资了一个即时通讯服务平台,叫Symphony。Symphony主要有类似bloomberg终端那样的内置通讯系统,还把自己定位成比彭博(Bloomberg)终端更便宜、用起来更方便的替代品。(2)以BlackRock为代表的资产管理机构,有个BlackRock自己用而且能带来收入的Aladdin平台。2000年的时候,BlackRock成立了BlackRock Solution,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了Aladdin平台。Aladdin有风险分析能力,前、中、后台的应用都能覆盖到。2021年,BlackRock Solution创造的营收(技术和风险管理方面)是12.81亿美元。到2021年12月31日,BlackRock管理的总资产有10.01万亿美元,这里面包括股票、固定收益投资、现金管理这些。

(3)总结总的来说,金融机构在IT方面的投资和战略发展方向如下:①从技术能力上看,金融机构和专业的第三方IT机构或许存在一定差距。BlackRock官网提到,其公司Aladdin平台的开发人员有1500多人;截至2021年12月,SSC总共24900名员工里,有3500名负责研发工作。②主要原因是自用,摆脱对外部IT公司的依赖。高盛、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大型投资银行先后对Symphony等IT公司进行了投资。我们觉得,金融信息产品、投资管理系统,还有风控等系统可能是发展方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有任何投资方面的建议。要是想使用相关信息的话,请查看报告原文。)

关联

我真是醉了[编辑]
beat365手机版

我真是醉了[编辑]

📅 07-06 👁️ 2139
陈磊名字打分、陈磊姓名免费测试、生辰八字、五格分析、名字寓意
365投注被限制可以解除吗

陈磊名字打分、陈磊姓名免费测试、生辰八字、五格分析、名字寓意

📅 07-31 👁️ 8234
淘宝众筹官网怎么进入?众筹需要什么条件?
365bet中文网址

淘宝众筹官网怎么进入?众筹需要什么条件?

📅 07-13 👁️ 9188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