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创业和投资越来越难了?

很多人问目前在BAT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还有没有创业机会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且看看今日头条是怎么崛起的。自微信中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内容呈爆炸式地产生以后,用户割裂地分散于对各个公众号的关注中,今日头条把这部分内容抓取出来了,这些腾讯生态体系中的内容是百度所没有的,这是从内容上分析。从形式上分析,百度过去提供的信息获取方式是“人找信息”的搜索形态,而今日头条采用的“信息找人”的feed流形态,其背后的强大支撑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算法,最终信息流广告成了更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形态。从价值上分析,PC时代互联网上最大的流量入口是搜索引擎,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入口被智能手机上的一个个独立的app瓜分了,每个app背后代表着用户的一类特定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和腾讯都有自己的账户体系(阿里的淘宝ID,腾讯有微信ID),头条也有,而百度却没有,于是百度的入口价值和数据价值都明显地下降了。随便提一句,今天百度的市值是阿里和腾讯的六分之一左右。所以说巨头的垄断也并非牢不可破,关键是找到那个撬动杠杆的支点。
我们再来看看人工智能会带来哪些价值呢?它为什么会令人们如此兴奋呢?它除了能带来知识工作自动化之外,还能带来新的流量入口价值和商业模式。当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技术逐渐成熟以后,巨头们纷纷布局语音助手,苹果的Siri、谷歌的Assistant、微软的Cortana、亚马逊的Alexa,国内的BAT和科大讯飞也都在投入这方面的研发,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究其原因就在于语音是人机交互的下一代入口,语言是人类交流中最常用的表达形式,一旦机器可以理解人类的语言,在未来的智能终端上就能顺畅地执行命令或调用其他服务满足人类的需求,于是语音就成了最大的流量入口,或者说是主应用,其他所有应用都是附属于它的次级应用,这个入口的价值空间是巨大的。对于电商的流量入口,开始大家直接在淘宝、天猫上购物,后来美丽说、蘑菇街等导购平台受到90后群体的青睐,成为嵌入电商决策链的一个导流环节,再往后发展电商的入口会更加多元化,当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人们看到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都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语音搜索直达购买链接,方便快捷且触手可得。再来说说未来社交的形态,当用户画像达到精准和多维程度以后,人工智能会为我们匹配最适合的社交对象,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也可以让我们快速找到能够帮到我们的人。
当然,我们目前还不能马上看到这些应用的落地,历史上每一波的技术变革都是从to B开始的,这是目前AI的发展阶段,然后才能到to C,to C阶段所创造的企业价值要远远超越to B。那么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其实这些还远远不足以描述真正的未来。
过去几十年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最大价值是连接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未来社会最大价值在于产业资源流的连接和合理化配置。目前超七成的产业资源还没有实现线上化,只有当它们被数据化以后,人工智能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将供需进行智能化匹配,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可以脑洞大开地去畅想一下,未来各行各业,包括金融、医疗、教育、安防、交通等等,都有一个这样的智能平台,那么这个产业资源配置平台的价值一定远远超越今天的BAT。比如交通产业,未来无人驾驶实现以后,整个国家的交通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来智能调配、按需供给,那么这个平台会是谁呢?会是滴滴吗?事实上从今年滴滴发布的战略意图上来看是有这样的野心的,如果真是滴滴,那它今天的价值仍然是被低估了的。
当然这条路实现起来必定是艰难无比。刚才上文已经分析过,科技创业经历了纯线上的大繁荣、大发展以后,开始向线下渗透,供应链、渠道成了咽喉要塞,未来还要向产业纵深发展,试想有多少产业数据、产业资源是愿意开放的呢?这是在动别人的奶酪,在别人的城池上动土啊!所以说创业进入了“深水区”。
当下是艰难的,未来是美好的,中间的路径是模糊的。但正是因为有那样的诗和远方,未来才值得我们期待。